第二章 迷茫的李纲_靖康十七年
黄桃书屋 > 靖康十七年 > 第二章 迷茫的李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章 迷茫的李纲

  “陛下此言当真?”

  “当真”

  “不离开汴京?”

  “不离开”

  赵桓有些有气无力的回道,他觉得自己这个帝王当的也太窝囊了,说句话也要被臣子质疑好几遍!

  该死的赵桓啊!

  赵桓在心里骂道,觉得都是前身的锅,这丫的实在是太无能,太软弱,太没有信用了!

  ……

  再三确认赵桓不会离开汴京之后,李纲激动的满脸通红,他的眼中更是有泪水在打转。

  大宋,这个大宋,这个大宋终究还是有的救啊!

  在他看来,大宋并非真的到了亡国之时,只要君民一心,大宋就还有的救,完全可以击退金人!

  何况,即便打不过,最多只需要固守半个月,等到各路的的勤王军到来,届时内外夹击,金人必败!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赵桓不能走,只要赵桓一走,必然会造成民心慌乱,而一旦民心慌乱,汴京城便真的无法再守了。

  所以,当听见赵桓不走,李纲那是真的激动万分。

  他身体有些颤抖的跪在地上,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看的嘴角一抽,随即淡淡道:“行了,起来吧!”

  “谢陛下!”

  ……

  李纲起身之后,便有些尴尬的站在那里,因为他突然反应了过来,自己刚才对陛下的问话似乎有些过于咄咄逼人啊。

  李纲有些尴尬,赵桓同样也有点尴尬,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该说啥,是不是该让李纲退下了?

  不过他想了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对李纲问道:“金人大概还有多久会攻到汴京啊,卿可有御敌之策?”

  金人何时抵达?

  可有御敌之策?

  陛下居然关心国事了,看来是当真是不会离开汴京了啊。

  听到赵桓的问话,李纲心里悬着的石头算是暂时放下了,他朗声回道:“回陛下,自正月初三黄河失守,至今已有两日,但梁方平撤退之时曾下令烧毁浮桥,因此渡河只能用船。

  不过,浚州一带水流湍急,船只稀少,金军人马众多,若想全部渡过,大约需要五六日的时间,而要抵达汴京则需要再加上一日。

  所以微臣斗胆猜测,金军可能会在正月初或是初九的时候到达汴京城外!”

  “嗯。”

  赵桓点了点头,随后便陷入了沉思,而李纲见赵桓在思考也就没有急着说御敌之策。

  赵桓大约记得,历史上金人第一次攻打汴京城的时候人数好像不多,加上沿路收服的叛军似乎只有五六万的样子,可就是这五六万兵马却让这个号称拥有百万禁军的大宋直接投降了,对了,马!

  赵桓突然想起一件事,那就金人渡河是没有带马的,他们为了尽快渡河几乎将马匹都留在了黄河对岸,但金军作为以骑兵为主要战力的军队,为何会弃马渡河,这其中的缘由赵桓想到就有点想笑。

  金军弃马渡河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大宋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两万多匹上好的战马!

  赵桓记得自己当时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直接笑喷了,这尼玛大宋的君臣是有多蠢?

  对了,这处养了几万匹战马的地方叫什么来着?

  他看向李纲问道:“李纲,汴京城附近可有大型养马场地?”李纲一愣,咱们不是在谈怎么抵挡金人吗?陛下您这咋就说起养马场了?

  李纲黑着脸回答道:“回陛下,汴京城附近除了牟陀岗皇家养马场便再无其他大型养马场地!”

  皇家养马场?

  赵桓一听这个高大上的名字顿时双眼一亮,问道:“皇家养马场养了多少战马?”

  李纲的脸更黑了,但他还是如实回道:“牟陀岗皇家养马场大约养了三万匹战马,但真正能带上战场的也就两万五千匹左右,不知陛下为何会问这些?”

  “呵呵”

  赵桓笑了笑,并未说话,两万五千匹战马,就是这里了――牟陀岗皇家养马场!

  金人渡河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攻打汴京,而是去了牟陀岗,在牟陀岗抢了战马之后才来的汴京。

  此刻,赵桓的头脑无比的清醒,他看着李纲,表情严肃的问道:“李大人,现在我大宋的禁军有多少,能上战场的又有多少?”

  这个问题问的李纲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实回答的话他怕陛下听了就会改变主意直接逃跑,可不如实回答吧……

  赵桓似乎看出了李纲的想法,他语气森严的说道:“朕要实话!”

  这一刻,李纲突然觉得眼前的陛下似乎换了一个人一般,居然有了些许上位者的气势。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李纲决定实话实说,他有些失落的说道:“陛下,我大宋禁军现在在汴京城的一共有十六万三千四百余人,而其中精兵只有不到……六万人!”

  “六万人?”

  赵桓有些惊讶,他知道,李纲所说的精兵不是什么以一敌三的强兵,而是指那些真正在边境上过战场,并活下来,最终经过选拔调入京师禁军的老兵!

  宋朝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厢军、乡兵以及番兵,其中禁军就相当于正规军,是大宋守卫京城和对外征战的主力部队,因而又分为京禁军和边禁军。

  京禁军主要负责守卫京师,北宋初期的京禁军主要是由战场上经过筛选选出来的,年轻力壮的老兵担任,但受大宋重文轻武的思想,以及北宋中后期朝政腐败的影响,北宋末年的京禁军不仅缺额严重,而且战斗力低下,大多都是没有饭吃的地痞流氓组成。

  所以,在听到李纲说有六万精兵的时候,赵桓是真的惊讶,在他想来,有个两三万就了不得了,他有些怀疑的看着李纲,问道:“你没骗朕,真有六万精兵?”

  这下轮到李纲懵逼了,怎么感觉陛下知道自己只有六万精兵还很开心的样子?难不成气糊涂了?

  他小心说道:“陛下,虽然只有六万……”

  “好!”

  李纲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赵桓打断了,赵桓开心的说道:“快去,整顿一下军队,朕明日辰时要检阅禁军!”

  卧槽……

  李纲再次被震惊到了!

  陛下居然要检阅禁军?!

  之前也曾自己几次三番的请陛下前去慰问士兵,可陛下每次都满脸不情愿的将自己打发了,可现在,现在居然主动提出要检阅禁军?

  李纲有些不相信的问道:“陛下,您没骗臣吧?”

  听着李纲的问话,赵桓顿时有些怒了,他学着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话语,怒斥道:“好你个李纲,几次三番地怀疑朕的话,是觉得朕可欺吗?”

  尽管被赵桓斥责了,但李纲却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开心道:“陛下恕罪,微臣马上去办!”

  说完之后便生怕赵桓反悔一般,直接转身快步离开了文德殿,至于御敌之策什么的通通给丢一边了。

  陛下愿意检阅禁军,这比一百个御敌之策都强,况且,自己的御敌之策早就说过无数遍了……

  ……

  然而,只是片刻的时间,李纲又急匆匆的赶回来了,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有些尴尬的问道:“陛下,是检阅全部禁军吧,这七点是什么时辰?还有这阅兵地点……”

  “咳咳,当然是全部禁军了,至于七点,什么七点?朕说的是辰时啊,你听错了,至于阅兵地点你自己看着安排,安排好了派人通知朕就行了,其他的一切从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cyey.com。黄桃书屋手机版:https://m.acye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