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023】_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
黄桃书屋 > 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 > 第二十三章 【02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三章 【023】

  第二十三章【023】

  许多现代司空见惯的食物,放到这个时代都无比金贵。

  有的是因为产地遥远,难于运输;有的是因为培育不易,成本高昂;还有的是因为不易存放,只能随用随取……一言以蔽之,都怪古代的技术不行。

  就比如花椒,苍柘京城及其周边地区都很难种出品质上乘的来,那样的花椒不管怎么做都不够香,甚至泛苦,因此宫内的花椒都是远道进贡得来,每一颗都很饱满,有着丰富的油脂腺,比市售的花椒要好上几倍不止。

  姜翘一打眼儿就知道皇后的小厨房有猫腻,只是到底谁干的,那就得皇后的人去查了。

  采萤去调查没有大张旗鼓,而屋子里没了多余的人,皇后说话说累了,就与姜翘一起看话本子。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姜翘也不敢相信,皇后的寝宫居然摆了整整一面墙的书,且无一不是闲书,全是从民间寻来的各式各样的故事。

  陈幼端让她自便,她就随手拿了一本,书名为《仙还记》,主角正是那神秘的太后沈长卿。

  故事里说了,几十年前沈家也是名门望族,后来一朝获罪,全家流放,而沈相的长女沈长卿女扮男装上了战场,就这样与太上皇在军中相识。

  某一次惨遭偷袭,沈长卿战死在战场,意外得到仙人垂怜,在仙界学了许多本领,而后死而复生,戎马数载,平定战争后,将仙界的知识传播给苍柘百姓……

  姜翘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不疏忽,万一哪天做出了不像是古人会有的举动,用“受到沈长卿影响”也是极佳的借口,于是现在就要开始给自己铺垫这个人设了。

  姜翘看得津津有味,一边觉得荒谬一边又忍不住想——这玩意该不会是真的吧?

  不过她确实是对沈长卿这位穿越者前辈有很大兴趣。

  从开放自由的现代来到落后的古代,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很多难以适应的地方,另外,占了原主的身体,又有无数让人难办之处,姜翘时常会陷入一些无法解决的对自己的质问中,因此很希望可以向穿越者前辈请教一番。

  至于像沈长卿一样依靠自己的知识改变古代世界,姜翘倒是没考虑过。

  陈幼端重重叹息:“因为表亲不可通婚,仍旧没能得到广泛认可,有闻儿这个例子在,才更有说服力……婆母的书中明明什么都教了,百姓却不是每一句话都信。”

  澹台晏河的奶奶,与陈幼端的奶奶,本是孪生的姐妹,后来命运弄人,从此天各一方,这份血缘关系才没能被查明。

  陈幼端注意到她看的书,笑道:“你也对我婆母好奇?”

  看这样的闲书,时间过得最快,当姜翘看完这本《仙还记》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姜翘眨了眨眼:“太后娘娘对我与阿耶阿娘影响都很大,因此难免好奇太后是怎样的人。”

  堂亲维护的是父权利益,认可男性对姓与血缘的继承,将出嫁女从家族中排除,而出嫁女在夫家也只是血脉延续的载体,而不是血脉延续的一部分,这里根本算不得是她的家。

  姜翘渐渐意识到,改变人的思想,不是沈长卿动动嘴皮子就行,现代观念能在这里传播出这么零星一点,就已经伴随了巨大的牺牲与利益交换。

  姜翘由衷佩服,并且万幸有沈长卿这样的前人栽树,不然她穿越过来能活几天都说不准。

  能够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姜翘对这个没有亲人的世界实在是没有归属感,自然也不愿意花精力去做些什么。

  姜翘却没能理解:“既如此,陛下为何要册封太子呢?”

  从陈幼端口中,她得知了沈长卿在推行各种政策时遇到的困难,但最让她惊讶的,还是有关太子的部分——

  澹台勉闻作为表亲兄妹生下的孩子,证实了女性在血脉延续中的作用,而他的个人情绪,放在这么大的事情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起来。

  “那话本子说得可就不准确了,横竖现在也无事,你问我就是。”陈幼端说。

  即便沈长卿被传成“仙人点化”,但是当她口中的科学道理冒犯到思想根深蒂固的百姓时,百姓一定会选择抗拒。

  削弱贵族权力、加设实干岗位、平民扫盲认字、女子读书上朝的机会……哪一样都不容易。

  “盖因我与晏河并不知我们有着血缘关系,才使闻儿生来有残缺。从前的观念里,同姓不婚,但实际上表亲也是亲啊!”陈幼端说到这儿,神情也低落了下来。

  陈幼端垂眸,“可怜我的闻儿,不能健康长大不说,还不得不坐上太子之位,日后真不知该如何才能弥补闻儿了。”

  陈幼端说起沈长卿就没完,一转眼就到了暮食的时间。

  澹台勉闻已经完成了今日的功课,于是准时出现在餐桌前。

  陈幼端不喜欢分食,于是三人绕着圆桌落座。

  一道道菜送过来,俱都色泽诱人,香味缭绕。

  很快,暮食摆满了圆桌,陈幼端说:“那便请姜主膳瞧瞧,我这小厨房的庖厨,有哪里可以进益吧!”

  姜翘叉手:“娘娘客气了,臣应该做的。”

  她先用公筷先夹起近在眼前的蟹粉狮子头。

  先观其形色:只见那狮子头似粉似橙,圆滚滚一个,又大又重,想吃得文雅,需得切成块才行——但这样吃必然不痛快就是了。

  再品其味道:猪肉的肥瘦比例得当,不柴不腻,香嫩弹牙,蟹味只是点缀,丰富口感,并不抢戏,但又极具灵魂。青菜也是极入味,在炖煮过程中,吸饱了肉的浓香油脂,一咬直冒汤汁。

  好吃是好吃的,和姜翘上辈子吃过的最好的淮扬菜比不了,但让她这个主要学鲁菜和东北菜的人来做,其实未必能比这位庖厨更强,因此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稍稍转动桌面上的木质圆盘,就可以方便地夹到其他菜,取的是现代一些酒店的转盘餐桌的形。

  这个引入过多现代物件的奇葩架空世界,已经不能让姜翘惊讶了,她淡定地夹了荷叶粉蒸肉来品尝。

  这道菜就逊色了几分,颜色不够正,尝起来也不觉得惊艳,肉是酥烂了,但整体略显油腻,米粉挂得也不够均匀……

  就这么一样一样品尝下去,姜翘吃了一圈也就吃饱了。

  她等皇后与太子都吃好了,才跟着一起放下筷子,道:“臣见菜色中有许多都是南边的口味,娘娘是特意寻了南边的厨子罢?”

  虽说此世并无苏杭淮扬,但气候、降水量、地理条件会极大程度影响一个地区的菜品口味,因此姜翘可以确定,这些菜色在此世也一定出自南方。

  果不其然,陈幼端说:“我是时州人,因此其中有两位庖厨是我老乡,这样做来的菜更合胃口。”

  “娘娘的庖厨手艺都不错,只是其中有一人较为粗心,不知是掌勺庖厨还是帮厨,总有些细节做得不到位,但本事是有的。臣能力有限,动手倒是可以,但评判他人,臣的资历就有些浅了。”姜翘谦逊道。

  陈幼端不为难她,说:“有你这么说我就放心许多,原本闻儿不喜欢我这儿的饭菜,我还当是我嘴巴不行,原来当真是你手艺太好,把我们闻儿养得嘴巴伶俐了。”说着,她还捏了捏澹台勉闻的脸蛋。

  残羹剩菜被撤走,刚巧采萤回来了。

  “娘娘,奴已经查过库存所有食物,像干货、调味品、精米等易于存放的东西,都被人动过手脚,十之八九是被哪个宫人换到宫外变卖了,亦或者进货的环节就出了岔子。”采萤简洁地汇报。

  陈幼端明了,前前后后经那么多人的手,抓人不容易,而且熟悉食材的人也有包庇之嫌,不然早该与姜翘一样报上来了。

  “下一次进货的时候盯着点,现在先不急,到时候抓现行就好。”陈幼端吩咐道。

  天彻底黑了,已经到了掌灯的时候,陈幼端便不再看话本子,嫌费眼睛。

  “闻儿,谢公让背的文章记住了吗?”

  澹台勉闻点点头,去桌案旁提笔就开始默写,熟练得很。

  陈幼端自己默不下来,眼珠子左晃晃右晃晃,也不知道他写得对不对。

  姜翘没吱声,一直在一旁瞧着。

  本来她盯着太子写的字看——他默的是《蜀道难》,她想不把注意力放在这儿都难!只是她眼神往旁边一扫,发现他左手仍然肿着。

  待澹台勉闻写完,姜翘问道:“太子殿下的手有涂药吗?”

  澹台勉闻脸上闪过一瞬羞赧,迟疑着点了点头。

  挨打总是不光彩的,他知道姜翘是好心,但面子挂不住。

  陈幼端捧起他的手,小心翼翼摊开手指看,原本的肿胀褪下些许,但有一记格外重的戒尺在手掌上留下一条青紫色的淤痕,看着就觉得痛。

  “难为你这样关心他,”陈幼端把他的小手包在自己的手中间,并不用力地微微合拢指头,“他不好意思呢。”

  这话倒是刺激了澹台勉闻,他赶紧伸出右手来,对着姜翘伸出大拇指,然后大拇指向下弯了两下。

  这个手语太常见太简单,因此姜翘看懂了,是“谢谢”的意思。

  她正要漾开笑容,忽然有人敲门。

  采萤去开门,只见一侍女收了油纸伞,低声道:“娘娘,薛乳母怕是不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cyey.com。黄桃书屋手机版:https://m.acye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