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这就是科幻想象啊!陈永帅:全凭自愿!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黄桃书屋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五百四十八章 这就是科幻想象啊!陈永帅:全凭自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四十八章 这就是科幻想象啊!陈永帅:全凭自愿!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四十八章这就是科幻想象啊!陈永帅:全凭自愿!光压发动机设计项目被批准通过,科技部门中包括徐老师、邓怀真、陈永帅都感到非常惊奇。

  同时,他们都觉得项目有些过于科幻了。

  陈永帅是湮灭科技司的负责人,光压发动机设计项目通过以后,他要负责调配研究人员,因为对于研究缺乏了解,他决定特别跑一趟西海。

  在路上的时候,陈永帅回想着徐老师的叮嘱,“你到西海以后,仔细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我总感觉太超前了。”

  “以现在的基础,做这种太超前的研究,有点浪费啊……”

  “你多看看,也多劝劝王浩。”

  “了解一下,找找问题,我总感觉这个研究不靠谱。”徐老师说的很认真,邓怀真也同意他的观点。

  光压发动机?

  那可是实现宇宙航行才能用到的技术。

  即便有了湮灭粒子技术为基础,要够上制造光压发动机的标准,不知道还有多少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

  陈永帅也觉得徐老师说的有道理,但他觉得自己能做的就只是了解一下,再多就是劝一下王浩了。

  仅此而已。

  光压发动机的项目是自筹经费。

  王浩的研究组自己花钱自己研究,科技部门不审批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继续研究,只是没有人员调配的支持了。

  陈永帅思考着摇了摇头。

  很快。

  他就到了西海大学。

  陈永帅的到来非常低调,他只带了助理和其他两个工作人员,也没有通知西海大学,就直接来到了梅森数实验室。

  王浩知道陈永帅会来,还是让人到门口迎了一下。

  陈永帅进入实验室以后,就被保罗菲尔-琼斯和丁志强,带着去了研究组的临时工作间。

  工作间是二楼边侧的一个大办公室,还有持枪警卫守在门口,阻止研究组成员以外的人进入。

  陈永帅进了工作间以后,就看到中间的大桌子上,有好多打印出来的图纸,还有一些是手动画出来的,他拿起一张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完全看不懂内容,随后抬起头才注意到,正对的墙面上有一张超大的图纸,图纸上是一个大圆球,标准的直径有一百二十米。

  “这是什么?”

  陈永帅只是大圆球问向保罗菲尔-琼斯。

  “光压发动机啊!”

  保罗菲尔-琼斯理所当然的说道,“光压发动机就是这样的。这张图是主要的框架结构,占据最大体积的圆球是凹面反射镜结构。”

  “直径120米?”陈永帅的表情有些夸张,“看起来像是个大型的体育场……”

  保罗菲尔-琼斯说道,“120米,已经是最小的设计了。实际上,我们最初认为应该建造两百米以上的凹面反射结构。”

  “但后来讨论认为,先制造一个小型的看看。”

  “凹面反射结构越大,光源利用效率就越高,120米直径,效果会差很多,但是目前来说也够了……”

  他说着还无奈摇了摇头,“能量利用效率倒不是问题。现在这个设计从理论上已经可以推动一万吨以上的飞船升空。”

  “但还是太小了。”

  保罗菲尔-琼斯带着感叹,从大桌子上找到了一张图纸,展开以后上面画着大圆球的前端。

  前端是一个大型火箭上方的框架。

  “这就是我们设计的空天母舰,可以理解为宇宙飞船。外形上,我们还没有确定下来。”

  话题一下子跳转到宇宙飞船上,陈永帅感觉有些无法适应。

  从进门被保罗菲尔-琼斯招待,对方的性格和说话口气,就让他感觉很别扭,再听到什么宇宙飞船,他感觉像是和疯子在打交道。

  他忽然想到了徐老师的叮嘱。

  对啊!

  找找问题!

  “让他们知难而退?或者打击一下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什么光压发动机、宇宙飞船,都只是科幻想象……”

  “现实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陈永帅做出了决定,就认真看起了图纸,马上就找到问题,问道,“你们这张宇宙飞船的设计图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没有横向湮灭力场的设计吗?”

  宇宙飞船的上方和大型火箭类似,只不过设计的要大型的多,圆筒直径都有七十米以上。

  圆筒的设计肯定不包括横向湮灭力场技术。

  如果是横向湮灭力场技术,最终设计肯定会带有一个‘圆盘’,否则场力根本起不到作用。

  保罗菲尔-琼斯摇头道,“所以我说,还没有确定下来。”

  “我和王浩讨论过好几次船是否使用横向湮灭力场技术的问题,但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因为飞船在宇宙中航行,并不需要横向湮灭力场技术,不需要给飞船特别减重。”

  “横向湮灭力场技术受到的限制太多了,比如,要使用低温超导材料,那么飞船中就必须携带大量的冷却剂。”

  “这是很大的限制。”

  “横向湮灭力场技术最大的作用,还是在地面启动上,也就是从星球表面起飞,用来摆脱引力。”

  “如果发动机动力充足,就不需要这个技术来减重……”

  陈永帅愣愣的听着,马上问道,“在宇宙中航行就不需要减重吗?光压发动机,是能够提供足够动力让飞船接近光速的,那么加速就是个问题,减重以后,加速度就会变快……”

  “理论上是这样。”

  保罗菲尔-琼斯认可陈永帅的说法,随后继续道,“但实际上,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人体的承受能力。”

  “即便是发动机的动力充足,设计必须考虑人体的承受能力。”

  “如果建造好了飞船,上面肯定会有一些身体赢弱的科学家,而不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宇航员。”

  他的话音很平淡。

  陈永帅上下打量着保罗菲尔-琼斯,总感觉对方说的就是他自己,保罗菲尔-琼斯完全符合‘身体赢弱的科学家’标准。

  保罗菲尔-琼斯继续道,“所以加速承压最好不要超过2G,最高也不能超过3G。”

  “这就是限制啊!”

  他感叹道,“我们能制造充足的动力,却还要想办法限制性能。所以我最初才说,120米直径的凹面反射镜已经足够了。”

  人体的承受能力,是航天领域一个很大的限制。

  人体对加速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人体承受的最高承载力都在10G左右,是出现在早期的宇航员。

  当时的宇航设备非常落后,火箭的加速度却很大,火箭起飞之后的三十秒之内,加速度承载就会达到10G。

  现在的火箭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当火箭升空以后,宇航员的平均承载力大概在3G左右。

  这已经很高了。

  保罗菲尔-琼斯继续感叹,“当真正研究航天飞船,才发现有这么多技术的限制。”

  “最初,我还想着依靠光压发动机,能让宇宙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到接近光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cyey.com。黄桃书屋手机版:https://m.acye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